破圈的校史剧,是青春的中国故事

时间:2024-03-17 08:35:40阅读:1986
■赵 畅据报道,“近些年,全国各地高校、中小学涌现出了诸多精品原创校史剧,这些剧目通常以校史发展为脉络,重点讲述知名校友自强不息、科学报国的故事,参与创作演出的则是本校师生。学生们用情用心演绎着青春热

■赵 畅

据报道,“近些年,全国各地高校、中小学涌现出了诸多精品原创校史剧,这些剧目通常以校史发展为脉络,重点讲述知名校友自强不息、科学报国的故事,参与创作演出的则是本校师生。学生们用情用心演绎着青春热血,校史剧也正‘破圈’走出校园,让更多人在一场场‘穿越之旅’中读懂中国”。如天津大学早在2015年就推出了讲述我国著名化工学家、中国近代民族化学工业奠基者、北洋大学(天津大学前身)教授侯德榜制碱之路的原创校史剧《侯德榜》。如2023年就有多部优秀校史剧上演:重庆大学的原创校史剧《重大·1929》,讲述了重庆大学艰难而光辉的创校历程;复旦大学推出的以早期校史为主题的原创校史剧《相辉》,围绕以老校长马相伯和李登辉为代表的复旦先辈们的故事展开;华东政法大学在国家大剧院上演了原创校史剧《立场》,该剧以华东政法大学老院长雷经天秉公审理“黄克功案”的经历为主线推进;等等。

在笔者看来,校史剧之所以能“破圈”,得益于对自身独特资源优势的积极利用、深度开发和生动演绎。一所学校的发展史,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深入挖掘、爬梳的人文富矿。

借用校史剧的艺术形式,以校史发展为脉络,重点打捞还原其中重要的历史节点、大事要事,讲述一些知名校友的动人故事,既是对学校发展历史的一次生动回顾,也是对蕴藉在校史故事中的价值与精神的再次彰显。《相辉》中马相伯饰演者、复旦学子冯勃感慨道:“这部剧是在大家的抢妆、串场、夜以继日的练习中逐渐成形的,很幸运能再一次登上相辉堂的舞台,再一次感受到时代的风云变幻,百年复旦的风雨兼程以及剧中人物的命运起伏、喜怒哀乐。”面对《侯德榜》,天津大学北洋话剧团的学生总统筹王鸿儒表示,“每次看都有不同的心境,每一次都仿佛是一种精神洗礼。侯德榜将其一生奉献给祖国的化工事业,将人生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相连,让我们领悟到了何为‘共和国的脊梁’”。重温复旦先辈的故事、对侯德榜其人其事的演绎,不就是对学校教育“见人见事见物”教育成果的一种生动解读吗?不就是对这些人物精神与人生价值的深刻诠释吗?因此,坚持校史剧的价值导向十分重要,即如华东政法大学党委书记郭为禄所言:要做有创造性、有创造力的教育,让学生通过读剧本、学习历史、再创作的过程,从中提炼出正确的价值观,以便在融合创作中赋予“自我教育”的生命力。

将一部校史搬上舞台,参与创作演出的本校师生在这个过程中,经过对这段校史的深入了解与深刻理解,会产生强烈的共情共鸣。正如厦门大学电影学院副教授王晓红所言:“与其他自带流量的故事不同,校史剧能让学生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窥探新中国的发展历程,更具亲切感和在场感。”校史剧更像是校园精神内涵一个生动的载体,由师生相互合作、共同接力来完成,特别是“能够通过完整且细致的艺术表现形式将大学校园文化底蕴,乃至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向新时代青少年生动地展现”,不仅是一回难忘的舞台体验,更是一次壮怀激烈、一种人生激励。而对学校来说,一部校史剧的成功打造,无疑就是一次富有文化内涵的学校形象与精神的提升行动。例如,华东政法大学的《立场》,围绕“为什么学法学?要做怎样的法律人?”这两个问题展开。该剧还原了老院长在战友和法律公正之间所作的抉择,在试图带领观众寻找中国红色法治精神答案的同时,不也是其校园价值观实实在在的宣扬吗?

校史剧作为一个文化载体,需要塑造真实立体的历史人物形象,特别是要在不长的舞台时间里既表现出丰富的人物经历,又展现出宏大的历史背景,并非易事。为此,一部优秀的校史剧离不开用心的制作和精心的打磨。如《侯德榜》剧组为创作演出好该剧,不仅举办过剧本创作大赛,还邀请专业剧作家开展创作,并定期对学生演员进行专业辅导;《立场》中雷经天的扮演者杜永强,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,翻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,去了解、体会真实的历史情景;王晓红副教授在创作讲述厦门大学原校长王亚南故事的校史剧《遥望海天月》时,遇到了最大的困难——记录王亚南的历史资料少之又少,完成剧本创作的素材远远不够,她就下苦功夫,在王亚南留下的论文中寻找蛛丝马迹……种种为创作校史剧而付出的努力,正是那一段段历史在这个时代的“回音”——不仅在舞台上,更在真实的人生中。

打造一部校史剧精品,离不开一个重要的基础,那就是始终坚持价值导向。在一部校史剧的创作演出过程中,青年学子以青春热血演绎校史故事,对话历史,传承精神,确立理想。因而,用原创校史剧为广大师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供“活教材”,已成为高校的一种新风尚。一所学校,特别是一所有年代有历史的学校,其发展轨迹往往与国家发展、民族进步的轨迹维系在一起,是当代青年人了解国家与民族命运的一个窗口。而讲好“校史故事”,也正是讲好“中国故事”的一种,其意义是显然的。

如果说,校史剧是在告诉青年学子“今天从哪里来,才能知道未来要往哪里去。我们不仅要讲现实、展望未来,还要讲历史”的话,那么,校史剧中那一个个具体生动的人物和其人生追求,则是青年学子最易接触到的学习对象和努力方向。当青年学子们正积极寻找、建立新的精神偶像时,校史剧创作演出的意义不言而喻。而那些“破圈”的校史剧,更是一个个青春洋溢的“中国故事”,既勾连历史,也面向未来。

评论

  • 评论加载中...